分享
前端开发是做什么?
输入“/”快速插入内容
前端
开发是做什么?
我们学习新知识之初,有必要自上而下,从抽象到具体地对
前端
的整套体系建立基本的认知。这有助于我们快速地入门前端,并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。
在本课程中,我们不涉及具体的技术讲解,而是用更轻松的方式闲谈漫步,
明确
前端
的定义,回顾前端技术的发展历史,了解前端岗位的职责,展望前端美好未来。
初识“
前端
”
前端
是什么?
无论是带团队还是教学生,都有很多的人问过我这个问题。这其实并不好回答!
因为前端是属于计算机应用范畴,有着庞杂的体系和众多晦涩专有名词的概念。
为了便于理解,我将带你
从具体到抽象,全面且深刻*
的认知前端。
我们先从字面意思下手,看看什么是“端”:一条线段,它的起点和终点,我们都可以称之为“端”。
“端”,也就是东西的一头。
而
前端
(Front-End),顾名思义,
就是“前面”的那一头,或者是“外在”的那一头。
这样来看,笔的笔头、衣服光鲜的一面、手机的外壳和屏幕,这些生活中具体的事物,我们能
直接看得见,摸得着,用得上的部分,都可以称作“
前端
”。
但是在
计算机/软件领域
,我们需要换一种角度去理解
前端
。
相信你平时也会使用的淘宝、京东、百度等软件应用
,
它们虽然不是具体的“实物”,但本质上也是为了“
适应需要,以供使用
”而诞生的。这和你坐的椅子,躺的床没有区别,也有着能够
看得见,摸得着,用得上的部分。
我们可以从软件或系统界面中“看”到信息,用鼠标键盘或手指“摸”到图片和文字,并“使用“软件实现我们的需求。因此,你浏览的网站、手机中的app、电脑上的应用程序、车载导航,甚至是家里智能家居的数显,都可以称得上
计算机领域的
前端
。
当然,每个行业都有一些专属于自己的高大上的专业术语,
前端
也一样!我们将那些
“看得见”叫做“视觉效果”,将“摸得着”叫做“交互”,将“用得上”称为“功能”。
具体到上面的示例中,
“视觉效果”
,就是按钮、卡片、图片等元素的配色和排布;
“交互”
,就是点击、滑动等动作和反馈;而
“功能”
,就是这个软件能做的事情,浏览、挑选、购物。
因此,计算机领域的
前端
可以抽象地描述为:
产品中,能给用户提供视觉效果,完成用户的交互,并且能够借此实现一定功能的部分。
你可能也注意到,针对
前端
概念的描述,并没有提及前端用什么技术,以怎样的方式去实现。
因为
前端
本来就*与用户紧密相连,与技术无关。它是软件应用中,最贴近用户的那一“端”。如果将应用比作一道美食,前端工程师的工作就是让这道美食色泽诱人,香气扑鼻。
当然,要深刻地认知
前端
,不能只从其自身进行单方面解析,要
辩证性
地理解;前端,字面上既然有个“前”,那么一定存在一个与“前”相对的“后”,二者共同构成某一个事物的整体,它们在这个整体中发挥各自的长处。
而与
前端
相对的,应用中远离用户的那一端,更笼统的表述就是蕴藏在背后的大部分你看不到的部分,我们称之为“后端(Back-End)”。具体一点地说,百度云盘存储的东西在哪儿?为什么就能下载?为什么微信与QQ能够实现即时通讯呢?为什么淘宝购物的流程是这样?这都是“后端”要解决的问题。
与
前端
相反,后端工程师的工作,更关注的是应用这道美食背后的故事:如何取材,如何配料,如何烹制;
其负责设计并实现应用的结构、流程、功能,并为前端提供数据和服务的支持。
就像上图所示,在软件应用中,
有了
前端
的瞭望,信息采集才会充分,有了后端的维护,程序运行才会稳定。
并且,由于承担的职责不同,
前端
和后端所使用的技术也有所不同。只不过,我们作为使用者,
一般情况下是“看”不到后端程序员所实现的逻辑和对数据的处理。